江蘇農業污染減排有機肥加工設備|發酵翻拋機|有機肥造粒機待建功
(鄭州天賜重工網訊) 江蘇省為了消減農業面污染負荷,經過十年努力,取得不菲的成效。近期,又得力于政策助推,更是加快了農業生態優化進展。

(圖:農業菜果茶尾料廢棄物 加工有機肥設備:發酵翻拋機等)
據悉,2016年,江蘇省級財政投入2.3億元,扶持358個規模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40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有機肥加工和29個畜禽糞便處理中心設施建設,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的開展。
在江蘇省“兩減六治三提升”行動方案中,針對農業面污染源消減方面,計劃2017年起逐步將太湖保護區劃為禁養區,完成禁養區外養殖區域、總量、畜種和規模的確定工作。二級保護區區實行畜禽養殖總量控制,不得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規范禁養區以外的養殖場(小區)、養殖專業戶養殖行為,清理整頓不符合規范標準的養殖場(小區)、養殖專業戶。

(圖:畜禽糞便牛糞有機肥、雞糞有機肥、豬糞有機肥發酵堆肥設備)
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方面,提出了2017年底前,完成規?;B殖場污染治理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大型養豬(牛)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大型禽場糞便綜合利用工作。到2020年規模畜禽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8%。加快規模以下養殖場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理體系建設,2020年底前,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不具備糞污直接還田利用的養殖場(戶),建成畜禽糞污收運體系。加強水禽養殖場整治,嚴禁在湖體、河道及岸邊圍網、圍欄養殖。積極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畜牧業綠色發展,每年創建一批省級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

(圖:天賜重工農業畜禽糞便及果菜茶造有機肥工藝)
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創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進菜園、茶園、果園化肥減施工程,對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綠肥種植予以適當補助。因地制宜構建生態調蓄溝渠塘等生物、工程措施,對農田排水、地表徑流實行收集、凈化處理,增加還田利用。太湖保護區,推行農田休耕、輪作,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示范,打造成生態循環農業基地。2017年起,在保護區試點開展生物農藥推廣價格補貼,到2020年保護區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體系,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產量占食用農產品產量比例達到50%。到2020年,太湖保護區化肥施用總量、化學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5年減少20%以上,其他區域的化肥施用量較2015年削減5%,農藥施用量確保實現零增長。

(圖:有機肥生產線-有機肥造粒機|篩分機|烘干機|等生產線設備)
作為有機肥生產設備加工商,鄭州天賜重工努力為農業面污染消減機械設備研發創新,在消減種植、養殖污染源利用方面,主要提供有機肥發酵翻拋機,有機肥生產線,復混肥生產線等。這些設備可以充分封閉回收利用畜禽養殖糞便廢棄物,果菜茶秸稈尾料加工回收利用,有效減農業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