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是怎么做的 怎么才能做出高品質有機肥
現代有機肥是怎么做的呢?基本都是通過堆肥后深加工從而的到高品質的有機肥?,F代堆肥方法在傳統堆肥基礎上改進而來?,F代堆肥法和傳統法相似之處在于都是利用有機廢棄物通過好氧或厭氧發酵,把有機肥廢棄物加工為有機肥的過程?,F代有機肥加工方法相較于傳統方法又有了質地飛躍,主要體現在有機肥無害化、發酵周期的縮短、有機肥有機質含量的提升。實現這些變化的因素離不開種植養殖業的規?;l展,現代生物學技術的應用以及機械加工的促進。
有機肥加工方法與高品質有機肥

有機肥生產方法
當下人們利用的有機肥加工技術具有很好的生態意義,也為農業生產帶來效益。有許多報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備種子苗床能抑制土傳病害。并且在堆肥過程的髙溫階段過后接曛而來的拮抗性細菌,可使菌數達到很高水平;堆肥過程中各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達到不易分解、穩定、作物易吸收狀態;同時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圍內減少重金屬毒害作用??梢?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機肥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態農業的發展。
我國國內大多數有機肥料產品只堆肥發酵15-20天,這樣的產品只能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優質的有機肥料堆肥發酵過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時間。這是因為在堆肥前期的升溫階段以及高溫階段會殺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蟲卵、雜草籽等有害微生物,但此過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新陳代謝、繁殖,而只產生很少量的代謝產物,并且這些代謝產物不穩定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到后期的降溫期,微生物才會進行有機物的腐殖質化,并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長吸收的代謝產物,這個過程需要45-60天。經此過程的堆肥可以達到三個目的,一是無害化;二是腐殖質化;三是產生大量微生物代謝產物如各種抗生素、蛋白類物質等。
堆肥為什么產生這樣的效果呢?下面我們對堆肥原理進行比較詳盡的介紹
有機肥發酵原理
堆肥中的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復雜的轉化,這種轉化可歸納為兩個過程:一個是有機質的礦質化過程,即把復雜的有機質分解成為簡單的物質,而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礦質養分等;另一個是有機質的腐殖化過程,即有機質經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復雜的特殊有機質-腐殖質。兩個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條件下,各自進行的強度有明顯的差別。
實現有機質的礦化,堆肥有機質的礦質化,可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豐富養分,為微生物活動提供能源,并為堆肥有機質的腐殖化準備基本原料。堆肥以好氣性微生物活動為主時,有機質迅速礦化生成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養分物質,分解速度快而徹底,并放出大量熱能;以嫌氣性微生物活動為主時,有機質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徹底,釋放熱能少,其分解產物除植物養分外,尚易積累有機酸及CH4、H2S、PH3、H2等還原性物質,當其達到一定程度時,則對作物生長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堆肥發酵期間的翻倒也是為了轉換微生物活動類型,以消除有害物質。

有機肥加工過程
2.有機質的腐殖化過程
堆肥發酵工藝
堆肥實際就是廢棄物穩定化的一種形式,但它需要特殊的濕度、通氣條件和微生物以產生適宜的溫度。一般認為這個溫度要高于45℃,保持這種高溫可以使病原菌失活,并殺死雜草種子。在合理堆肥后殘留的有機物分解率較低、相對穩定并易于被植物吸收。堆肥后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過程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參與。由于原料和條件的變化,各種微生物的數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堆肥過程中沒有任何微生物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每一個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條件出現變化的情況下仍可避免系統崩潰。
堆肥過程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進行,微生物是堆肥發酵的主體。參與堆肥的微生物有兩個來源:一是有機廢棄物里面原有的大量微生物;另一是人工加入的微生物接種劑。這些菌種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些有機廢物具有較強的分解能力,具有活性強、繁殖快、分解有機物迅速等特點,能加速堆肥反應的進程,縮短堆肥反應的時間。

有機肥發酵設備
堆肥一般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兩種。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的有機物料分解過程,其代謝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熱;厭氧堆肥是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料的分解過程,厭氧分解最后的代謝產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許多低分子量的中間產物,如有機酸等。
參與堆肥過程的主要微生物種類是細菌、真菌以及放線菌。這3種微生物都有中溫菌和高溫菌。
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的種群隨溫度的變化發生如下的交替變化:低、中溫菌群為主轉變為中高溫菌群為主,中高溫菌群為主轉化為中低溫菌群。隨著堆肥時間的延長,細菌逐漸減少,放線菌逐漸增多,霉菌和酵母菌在堆肥的末期顯著減少。。
從上看出,有機堆肥的發酵過程實際上就是各種微生物新陳代謝、繁殖的過程。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即有機物分解的過程。有機物分解必然會產生能量,這些能量推動了堆肥化進程,使溫度升高,同時還可干燥濕基質。